漢江網評論員 晏世鵬
近日,新疆48歲女子彭素萍跨越千里再讀大學的新聞讓網友直呼勵志,有網友留言稱其為“敢于向人生再發起挑戰的勇士!”。人生來到48歲,很多人或許正忙于經營家庭,或為工作奔波,甚至開始規劃退休生活,彭素萍卻選擇挑戰自己,參加高考,實現心中的大學夢。 她的故事告訴我們,夢想也許會遲到,但從不會缺席,努力的人生總有驚喜。
2001年教育部取消考生報考普通高校年齡及婚姻狀況的限制,至此,全國各地每年都有像彭素萍這樣的大齡考生步入高考考場。目前,新聞媒體報道的大齡考生最大年齡已達86歲。對于大齡考生而言,學歷、證書并非是堅持的動力和理由,更多的是彌補一種遺憾,實現未曾實現的夢想。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,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消失,反而隨著歲月的積淀,變得愈顯張力。不久前,22歲的建筑工地“古箏哥”陳江山火了,頭戴安全帽在工地演奏,讓網友在工棚里看到詩和遠方。小伙子在接受采訪時說:“古箏是自己小小的夢想,真的不希望因為忙碌而就此終結?!?年時間里,他從未間斷過練習,終于讓全網聽到他悠揚的曲音。
夢想從來都不分性別、年齡,學習也從無止境,只要想學,永遠都不晚。社會需要堅持夢想的勵志故事,去提示我們:努力的人生,夢想不會缺席!馬云曾經也說過一句話:人如果停止了學習,就開始走向失敗。夢想也并非是年輕人的專利,只要肯做,何時都不晚。給自己制定一個明確的方向和規劃,從而不斷努力追夢。但是,許多人總是在自我否決。朋友圈里會看到有人抱怨研究生難考、司考難考、公務員難考......與其抱怨,不如安心準備。與之相反的,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人老心不老的榜樣,依然為著夢想努力,去實現有些人口里所謂的那些“不可能”。
世上從來都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,也沒有隨隨便便的勝利,優秀的人總是勤奮低調,為實現夢想默默付出。作家冰心說:“成功的花,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!然而當初她的芽兒,浸透了奮斗的淚泉,灑遍了犧牲的血雨?!?的確是這樣,努力的過程往往也是進步的過程,就如同竹子拔節生長,聽不見聲響卻見得到力量!努力的人生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,更是在通過自己的方式拓寬生命的深度,同時還給其他人溫暖和力量。夢想不會缺席,它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,即便是微光,依然可以照亮前行的方向,讓我們夢想成真。
責任編輯:汪曉璐
請輸入驗證碼